>> 返回上一级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花期时时"——李士运油画作品展开幕

来源:壹峰传媒  日期:2016-05-06  浏览:195次

海报.jpg




前言


 
/春来先生(著名作家、评论家)

 
 花卉是传统文人画比较常见的题材,文人借以咏志抒情,所含之意无外借花喻人,或隐士雅致,或为官亮节。中国水墨大家爱花实则爱文人风骨,水墨特性赋予花卉以特殊的情调,墨分五色,因而氤氲平淡。李士运以矿物颜料来描绘传统题材必然出现韵的部分缺失,他深知此中差异,索性将这不同的特质暂且忽略掉。在他的作品中,取中国传统元素构图,通过留白以及对形的高度提炼,对李士运而言,油彩仅是一种画材工具。而“气韵生动”则通过层层涂抹的大片留白来展现,这并不是一种折中的做法,李士运有意地中和两种不同颜料之间的巨大差异,渐次铺陈的白色正合中国画中“计白当黑”之说,他只画正形,留出负形,以对形的处理方法来解决矿物颜料“凝而不氲”的问题,实在有些巧妙。

  中国画中对景的处理皆有重“意”的倾向,这对于油彩来讲又是另一个难以调和的问题。李士运画景,将线条明朗坚硬的形象保留在画面上;而那些模糊的并无规律的线条和形,或轻重有序地涂抹按压,或无所顾忌地直接舍去留白。这种方法真正用于画面时,确实静雅别致的,比如《黛瓦修竹》,前景的房屋、墙壁,线条明朗,而瓦片层叠与竹叶相粘则模糊晕染,甚至竹子的形和竹节、竹叶的处理已近乎全是传统的技巧了。留白在画面中非常重要,它将易出现“脏”的油画颜料变得简单和素雅。而在其他风景画中,李士运以这种留白和技巧创造了两种不同绘画方式在同一画面上的平衡:融而不乱,解决了西画无韵的疑难;分而不散,解决了中国画轻形重意的疑难。

  在这些作品中,用色显然几经斟酌和调和。李士运将油画颜料的多种可能进行了细致的甄别和筛选,弃掉那些跳跃性强、浮夸或深沉的颜色,模拟并采用了一套中性的,柔和的色彩系统。在他那些以花卉为题材的作品中,加入了“点”“线”“面”的元素。这种看似怪异的做法切实地在画面上出现后,似乎并没有破坏我们之前讲到的精巧的协调和微妙的平衡。切实地说,西画所擅用的直接和构形暴力并不足以破坏他画面中的柔软,它们以另外一种被侵入的形态变得圆润和自如。

  当这些重构的文人画遇到了点线面的硬直冲突的作品被放置到当代语境时,我们便不难理解李士运的作品了:它们既具备中国文人画千年传承来的风骨和情绪,又提示了传统题材和矿物颜料结合在当代艺术中的别样结合形式。


一:李士运人物简介李士运.jpg

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第一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09至2011任教于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发表于《花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被众多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现居北京&杭州,职业创作

个展

2014 《花期时时/李士运油画作品展》 上苑艺术馆   北京

群展

2016《36氪-氪空间文艺复兴》                氪空间            杭州

2015《CROWN中国优秀艺术家作品邀请展》188艺术库           上海

2015《暗浮》                          凤凰山美术馆            南京  

2015《保利十周年当代青锋艺术博览会》中国农业展览馆            北京

2015《丹青留痕/南京国际美术展》       凤凰山美术馆            南京

2015《连环炮/第一届艺术展》           微雨艺术空间            杭州

2014《有-样young青年艺术家联展》    壹号艺术空间            北京

2014《艺术深圳/58青年艺术主题展》    深圳会展中心            深圳         

2014《微景致/上苑艺术家邀请展》        上苑艺术馆             北京 

2014《中国当代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艺品艺画廊             潍坊

2013《大艺时代全国青年美展》             获优秀奖             天津

2013《北京迷你艺术展》                 玖层美术馆             北京

2013《视域江南/浙江省油画作品展》      宁波美术馆             宁波

2012《艺术杭州/中青年当代艺术展》和平国际会展中心             杭州

2009《绘的方式》                           荷画廊             北京       


二:作品展







Copyright 2015 湖北壹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鄂ICP备15013927号